主页 > 成人高考 > 历年真题 > 高起点语文 >
2016年云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模拟试题
时间:2016-04-17 16:16 来源:yncrgkw 作者:admin 点击:
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支持宇宙大爆炸的证据不是来自天文观测,而是来自无线电研究。
  搞无线电通信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提高通信的效率,长期致力于消除各种噪声的研究。1965年5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电话实验室两位科研人员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利用一架卫星通信用的喇叭形天线,来查清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这就要测量天空的有效噪声温度。无线电工程师为了使用方便,常用温度来标志噪声的程度。例如地面温度为300K相当于 )时,它在无线电接收系统(如天线)中会造成20-30K的噪声,这20-30K就是度量噪声的"噪声温度".
  最初,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得天空有效噪声温度是6.7 K,扣除大气吸收、地面噪声等方面的影响后,最后得到了3.5 K的剩余。在此后一年测量中,无论他们如何改进仪器,仔细操作,都不能消除这个剩余的噪声温度。他们还发现,这个消除不掉的噪声是各向同性的,不论他们把天线对准太空中的哪个方向,都能接收到同样温度的噪声,而且一年四季都一样。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3.5 K的宇宙噪声的呢?正当这两位无线电工程师对此现象迷惑不解时,彭齐亚斯有一次无意中了解到,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教授迪克等人写过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根据大爆炸理论预言,在大爆炸后应当留下余热——辐射遗迹。这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屋里生起火炉取暧,即使火炉熄灭了,屋里仍会因为火炉的余热而温暖一段时间。只是大爆炸产生的辐射当初处于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多普勒红移效应,它的波长发生了红移,落到了比红外线频率更低的微波波段上。所以,时至今日大爆炸应当留下1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
  于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赶紧向迪克等发出邀请,请他们到贝尔实验室访问。在经过一系列相互访问和深入研讨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确信,他们所发现的这种消除不掉的微波噪声,正是迪克的研究组根据大爆炸理论所预言并准备寻找的"辐射遗迹".这是一种宇宙背景辐射,它们蔓延分布在整个宇宙的每个角落。他们俩的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并使宇宙大爆炸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还因此而共享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下面有关"噪声温度"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噪声温度是用来度量噪声的  B.有效噪声温度是指由于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
  C."噪声温度"既用来度量温度又用来度量噪声。20~30K的噪声,又指20~30K温度  D.用温度来标志噪声的程度为噪声温度
  答案:C
  2.对"10K温度的余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温度有10K  B.噪声温度有10K
  C.有效噪声温度有10K  D.宇宙噪声有10K
   答案:B
  3.对"宇宙背景辐射"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来自宇宙的辐射是地球辐射的背景  B.指整个宇宙都存在的辐射
  C.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多普勒红移效应  D.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辐射遗迹
  答案:B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大爆炸留下了1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
  B.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这种消不掉的微波噪声来自宇宙背景辐射。
  C.由于存在宇宙背景辐射,因此可以证明宇宙曾经爆炸过。
  D.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这种消不掉的微波噪声,为迪克找到了有力证据——辐射遗迹。
      答案:A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在南极,虽然连热气腾腾的火山也被控制在冰封雪压之下,但是也有超然于冰雪之外的地方。若从飞机上看下去,在罗斯岛以西有一片黑色的没有冰雪的土地,在茫茫白色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突出,这就是干谷。实际上,干谷地区是由三个谷地组成的,自南往北依次是泰勒谷、右谷和维克多利亚谷。
  干谷地区有几个非常特殊的湖。其中最著名的是右谷中的汪尼达湖和泰勒谷中的巴内湖,都是咸水湖。有趣的是这些湖水的咸度是分层的,表层咸度最小,上面为3~4米厚的冰所覆盖。越往深处,咸度越大。例如,汪尼达湖附近年平均温度为零下20℃左右,但在69米深的湖底,水温却高达25℃,其咸度比海水高10倍。还有一个小湖,其湖水的咸度是如此之高,以至在零下50℃时也不会结冰。水温的热能主要还是来自太阳。在夏天,大阳光线透过冰层,连续不断地照射下去,由于湖水咸度很高,很容易就把这些热能吸收并储存起来。科学家们发现,在这些湖水中,居然生长着海藻和某些类型的真菌。
  科学家们对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也特别感兴趣。这里的原始土壤,在许多性质上,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土壤极为相似。因此,从事火星探测的科学家们,专门到南极去进行实地考察,以得到某种感性认识。还有一项重要的发现是,科学家们利用右谷地区的岩石标本所作的古地磁研究表明,大约在10亿多年以前,现在的南极是位于赤道附近的。
  据研究,大约在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同样也被冰雪所覆盖。实际上,这些山谷就是冰川刻划出来的。那么,后来是由于什么原因,冰川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而且,按理说,沿海地区的降雪量是很大的,其他地区的积雪都年复一年地积存下来,唯独干谷地区却能把降雪融化得千干净净,不留痕迹,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正是科学家们急于想知道的。但是,人类走到哪里,就会把污染带到哪里。由于进入干谷的人越来越多,给干谷地区所带来的污染也就愈来愈严重。因此很有可能,在科学家们还没有搞清楚干谷的奥秘之前,那里独特的科学价值可能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1.下面对第一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南极,即使冒着热气的火山也覆盖着冰雪  B.在南极,有一片没有冰雪的土地被称为干谷
  C 干谷在罗斯岛以西,从高空看土地是黑色的  D.干谷呈东西走向,是由三个谷地连接组成的
  试题答案 D
  2 下面对第二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谷地区的咸水湖咸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咸度越高  
       B.干谷地区的咸水湖温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温度越高
  C 干谷地区的咸水湖不结冰,它们的热量来自阳光的照射 
    D.干谷地区的咸水湖的咸度虽然很高,但是也有生命存在
  试题答案 C
  3.下面对第三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比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性质更为原始
  B.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颜色极为相似
  C.考察干谷地区有利于研究火星探测是南极科学探索的一项重要发现
  D.科学家通过研究干谷地区的岩石标本表明南极大陆原来离赤道不远
  试题答案 D
  4.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气候变暖,冰雪才消失得无影无踪
  B、科学家认为,干谷地区的山谷是被冰川流动切割出来的
  C、干谷地区的降雪比其他地区少,所以没留下冰雪的痕迹
  D.本文对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干谷地区的前景充满信心
  试题答案 B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复习技巧
主页 > 成人高考 > 历年真题 > 高起点语文 >
2016年云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模拟试题
时间:2016-04-17 16:16 来源:yncrgkw 作者:admin 点击:
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支持宇宙大爆炸的证据不是来自天文观测,而是来自无线电研究。
  搞无线电通信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提高通信的效率,长期致力于消除各种噪声的研究。1965年5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电话实验室两位科研人员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利用一架卫星通信用的喇叭形天线,来查清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这就要测量天空的有效噪声温度。无线电工程师为了使用方便,常用温度来标志噪声的程度。例如地面温度为300K相当于 )时,它在无线电接收系统(如天线)中会造成20-30K的噪声,这20-30K就是度量噪声的"噪声温度".
  最初,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得天空有效噪声温度是6.7 K,扣除大气吸收、地面噪声等方面的影响后,最后得到了3.5 K的剩余。在此后一年测量中,无论他们如何改进仪器,仔细操作,都不能消除这个剩余的噪声温度。他们还发现,这个消除不掉的噪声是各向同性的,不论他们把天线对准太空中的哪个方向,都能接收到同样温度的噪声,而且一年四季都一样。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3.5 K的宇宙噪声的呢?正当这两位无线电工程师对此现象迷惑不解时,彭齐亚斯有一次无意中了解到,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教授迪克等人写过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根据大爆炸理论预言,在大爆炸后应当留下余热——辐射遗迹。这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屋里生起火炉取暧,即使火炉熄灭了,屋里仍会因为火炉的余热而温暖一段时间。只是大爆炸产生的辐射当初处于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多普勒红移效应,它的波长发生了红移,落到了比红外线频率更低的微波波段上。所以,时至今日大爆炸应当留下1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
  于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赶紧向迪克等发出邀请,请他们到贝尔实验室访问。在经过一系列相互访问和深入研讨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确信,他们所发现的这种消除不掉的微波噪声,正是迪克的研究组根据大爆炸理论所预言并准备寻找的"辐射遗迹".这是一种宇宙背景辐射,它们蔓延分布在整个宇宙的每个角落。他们俩的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并使宇宙大爆炸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还因此而共享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下面有关"噪声温度"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噪声温度是用来度量噪声的  B.有效噪声温度是指由于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
  C."噪声温度"既用来度量温度又用来度量噪声。20~30K的噪声,又指20~30K温度  D.用温度来标志噪声的程度为噪声温度
  答案:C
  2.对"10K温度的余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温度有10K  B.噪声温度有10K
  C.有效噪声温度有10K  D.宇宙噪声有10K
   答案:B
  3.对"宇宙背景辐射"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来自宇宙的辐射是地球辐射的背景  B.指整个宇宙都存在的辐射
  C.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多普勒红移效应  D.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辐射遗迹
  答案:B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大爆炸留下了1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
  B.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这种消不掉的微波噪声来自宇宙背景辐射。
  C.由于存在宇宙背景辐射,因此可以证明宇宙曾经爆炸过。
  D.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这种消不掉的微波噪声,为迪克找到了有力证据——辐射遗迹。
      答案:A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在南极,虽然连热气腾腾的火山也被控制在冰封雪压之下,但是也有超然于冰雪之外的地方。若从飞机上看下去,在罗斯岛以西有一片黑色的没有冰雪的土地,在茫茫白色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突出,这就是干谷。实际上,干谷地区是由三个谷地组成的,自南往北依次是泰勒谷、右谷和维克多利亚谷。
  干谷地区有几个非常特殊的湖。其中最著名的是右谷中的汪尼达湖和泰勒谷中的巴内湖,都是咸水湖。有趣的是这些湖水的咸度是分层的,表层咸度最小,上面为3~4米厚的冰所覆盖。越往深处,咸度越大。例如,汪尼达湖附近年平均温度为零下20℃左右,但在69米深的湖底,水温却高达25℃,其咸度比海水高10倍。还有一个小湖,其湖水的咸度是如此之高,以至在零下50℃时也不会结冰。水温的热能主要还是来自太阳。在夏天,大阳光线透过冰层,连续不断地照射下去,由于湖水咸度很高,很容易就把这些热能吸收并储存起来。科学家们发现,在这些湖水中,居然生长着海藻和某些类型的真菌。
  科学家们对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也特别感兴趣。这里的原始土壤,在许多性质上,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土壤极为相似。因此,从事火星探测的科学家们,专门到南极去进行实地考察,以得到某种感性认识。还有一项重要的发现是,科学家们利用右谷地区的岩石标本所作的古地磁研究表明,大约在10亿多年以前,现在的南极是位于赤道附近的。
  据研究,大约在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同样也被冰雪所覆盖。实际上,这些山谷就是冰川刻划出来的。那么,后来是由于什么原因,冰川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而且,按理说,沿海地区的降雪量是很大的,其他地区的积雪都年复一年地积存下来,唯独干谷地区却能把降雪融化得千干净净,不留痕迹,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正是科学家们急于想知道的。但是,人类走到哪里,就会把污染带到哪里。由于进入干谷的人越来越多,给干谷地区所带来的污染也就愈来愈严重。因此很有可能,在科学家们还没有搞清楚干谷的奥秘之前,那里独特的科学价值可能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1.下面对第一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南极,即使冒着热气的火山也覆盖着冰雪  B.在南极,有一片没有冰雪的土地被称为干谷
  C 干谷在罗斯岛以西,从高空看土地是黑色的  D.干谷呈东西走向,是由三个谷地连接组成的
  试题答案 D
  2 下面对第二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谷地区的咸水湖咸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咸度越高  
       B.干谷地区的咸水湖温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温度越高
  C 干谷地区的咸水湖不结冰,它们的热量来自阳光的照射 
    D.干谷地区的咸水湖的咸度虽然很高,但是也有生命存在
  试题答案 C
  3.下面对第三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比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性质更为原始
  B.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颜色极为相似
  C.考察干谷地区有利于研究火星探测是南极科学探索的一项重要发现
  D.科学家通过研究干谷地区的岩石标本表明南极大陆原来离赤道不远
  试题答案 D
  4.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气候变暖,冰雪才消失得无影无踪
  B、科学家认为,干谷地区的山谷是被冰川流动切割出来的
  C、干谷地区的降雪比其他地区少,所以没留下冰雪的痕迹
  D.本文对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干谷地区的前景充满信心
  试题答案 B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复习技巧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教育导航 | 留言反馈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