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成人高考 > 模拟试题 >
2016云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
时间:2016-04-10 15:46 来源:yncrgkw 作者:admin 点击:
  一、填入下面括号处,与上下文最恰当衔接的一项是
  化学农药的使用是三大公害之一,理应加以限制。但是,( )。有实验表明,在当前的生产水平下,如果不使用化学农药,有些蔬菜会减收80%以上。实际上,不同化学农药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是很不相同的,我们要禁止使用那些高毒、剧毒和在人体内可能长期残留的农药。
  A.有一些病虫害还是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所以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也就还不能限制使用农药
  B.限制不等于不用,这是因为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 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
  C.事实上还不能加以限制,因为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
  D.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浈化学农药进行控制,因此适当的限制是必要的
  「答案」B
  用外科手术的技术处置不正常的大脑,对于医学界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精神外科的本意,即是通过外科手段改变人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和行勾表现。
  早期使用的手术方法是大脑白质切除。1935年,葡萄牙精神病学家Moniz和神经外科医师Lima合作,施行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切除手术,从而开创了精神外科学,并将该手术命名为Moniz——Lima手术。这种手术令病人冲动攻击行为明显减少,变得温顺,但也给部分患者遗留下不可逆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记忆力、智能下降和人格缺陷等。到50年代初,脑白质切除术几乎完全被废弃。
  1947年,脑立体定向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并成功,这使得精神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大为提高。70年代调查研究,结果半数患者疗效肯定,现代精种外科在精神病治疗中的地位因此得以重获肯定。因为立体定向手术毁损的脑组织直径仅0.5厘天左右,病人可以在不开颅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术后副反应因此而大大减小。随之而进一步发展的X光刀、Y刀,则帮助病人把痛苦和副作用降得越来越低。在各个国家,都有一些医生试图采取切除、射频、 冷冻等手段,去除人脑中不正常的意识。专家们认为精种外科是医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但是,医生们不得不承认,人脑对于当代医学来说还是一个太复杂的人体器官。神经类疾病的生理机制仍在探索,精神外科实际上仍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这往往是引起对精神外科的争议的重要原因。像面对很多疑难医学问题一样,人类正在一边研究人脑,一边改动人脑。神经外科手术被用于癫痫,去掉那扭曲的病痛。还用于一些种类的精神病,去除执念,去除妄想。很难想象,人类会在短时期内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的患者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更难想象,为一些文艺界的著名精神病患者实施精神外科手术—我们应该给蒙克、梵高、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维特根斯坦之类的人物开颅吗?
  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用于规范精神外科手术的法律。这一空白产生的原因是, 包括专业医生在内的人们对此类手术的原理知之甚少,而实际操作的例子也相当罕见。总的来说,人们还是把它当作是有危险的、潜力巨大的、将来时的医学手段。
  下列对“精神外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神外科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技术改变人们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表现。
  B.1935年首创的切除大脑白质的精神外科技术会不可避免地给患者留下不可医治的后遗症。
  C.1947年开始应用的脑立体定向技术大大提高了精神外科手术的精确性。
  D.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精神外科将会成为医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答案」B
  下列对文中“很难想象,人类会在短时期内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的患者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体器官,人类目前还不能完全了解和改动它。
  B.精神外科目前还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人们对精神外科的治疗还存在很大的 争议。
  C.人们是否可以去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活动,尤其是一些名人的精神活动是很难做出价值判断的。
  D.相关法律的缺乏使得精神外科发展缓慢,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手术。
  「答案」D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用外科手术处置人类不正常的大脑,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它具有巨大的潜力。
  B.上世纪70年代对精神外科手术作了调查,有半数患者疗效肯定,这一结果使现代精神外科在精神病治疗中的地位重获肯定。
  C.由于人类一边研究人脑,一边又在改动人脑,而人脑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器官,因此精神外科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争议。
  D.即使是专业医生也对精神外科手术的原理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很少去实际操作,这是精神外科成为“将来时”的唯一原因。
  「答案」B
  二、时 光
冯骥才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一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蛎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刻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威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丁五腊月二十寒夜
  从文中看,北宋天王木雕像保存了哪些“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
  「答案」无名雕工的传神的本领和非凡的才气、阳刚之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
  请分析“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句子的含义:艺术家只有抛弃世俗和虚荣,才能专心致志地进行艺术创作,才有可能创造出不朽的典型,他的艺术生命才有可能达到永恒。
  文中第四至九段是作者在烛光里以北宋天王木雕像为出发点而展开的一系列联想,请你分析烛光里的北宋天王木雕像这一情景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①使作者顿悟,时光的流逝“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②使作者觉醒,时光将“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③既回答了自己,又深化了本文主题。
  怎样理解文中“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这句话?
  「答案」艺术家艺术生命的大小取决于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价值的大小。
  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
  “丁氏穿井”闹出了什么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子夏为什么敢于质疑书上的记载?
  「答案」 明明是丁氏打了井。可以节省一个劳动力,却误传为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因为丁氏传出的“吾穿井得一人”的话过于简捷、有歧义,结果以讹传讹。
  “三豕过河”的记载不合常理,“三豕”“己亥”字形接近。(意思对即可)
  三、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在诗的前两句中,由“酒痕”、“消魂”可以看出,诗人给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具有怎样情感特征的人物形象?
  「答案」 失意落魄,黯然神伤。
  就整首诗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报国无门的满腔悲愤与无奈。
  四、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卓尔不群 出其不意 兵荒马乱 名副其实
  B.毕恭毕敬 垂拱而治 世外桃源 提纲挈领
  C.以逸代劳 改弦更张 盘根错节 锱铢必较
  D.未竟事业 名门望旅 积重难返 座无虚席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过去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B.企业有权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增加生产,提高质量,扩大经营、降低物耗等途径增加职工工资。
  C.实现企业现代化,任重道远,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
  D.不论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混乱,他们总是忍着痛苦,为人民作出贡献。
  「答案」 B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畏葸 参禅 鸠占雀巢 摩肩接踵
  B.寒喧 坎坷 严惩不贷 一愁莫展
  C.伸张 宏伟 鞭辟入里 轻歌曼舞
  D.题纲 参与 功亏一溃 牵强附会
  「答案」C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赡养 涸泽而渔 反聩 哗众取宠
 
  B.简练 人才倍出 作祟 励精图治
 
  C.杀戮 严惩不贷 修葺 罄竹难书
 
  D.整饬 莫衷一是 阔绰 积毁消骨
 
  「答案」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当我看到顾客总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和愉快。
 
  B.最近全行业进行的质量大检查,促进了建立技术管理制度这项工作的开展。
 
  C.这起重大的中学生中毒案件,从始至终牵动着无数大江南北的学生和家长的心。
 
  D.公司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不但实现了第一季度生产计划,而且比去年同期增长10%。
 
  「答案」B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日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日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之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衷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壬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益驷马车。”及子封西平侯。
 
  从文中看,东海孝妇终被杀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母自经死,母女告吏;(2)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3)太守不听,竞杀孝妇。
 
  文中写了“郡中枯旱三年”和“天立大雨,岁丰熟”的对比,你对这样写的作用有何看法?
 
  「答案」突出孝妇的冤情和于公断案公平。

上一篇:2016年云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复习资料
下一篇: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大专本科英语模拟试题
主页 > 成人高考 > 模拟试题 >
2016云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
时间:2016-04-10 15:46 来源:yncrgkw 作者:admin 点击:
  一、填入下面括号处,与上下文最恰当衔接的一项是
  化学农药的使用是三大公害之一,理应加以限制。但是,( )。有实验表明,在当前的生产水平下,如果不使用化学农药,有些蔬菜会减收80%以上。实际上,不同化学农药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是很不相同的,我们要禁止使用那些高毒、剧毒和在人体内可能长期残留的农药。
  A.有一些病虫害还是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所以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也就还不能限制使用农药
  B.限制不等于不用,这是因为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 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
  C.事实上还不能加以限制,因为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
  D.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浈化学农药进行控制,因此适当的限制是必要的
  「答案」B
  用外科手术的技术处置不正常的大脑,对于医学界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精神外科的本意,即是通过外科手段改变人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和行勾表现。
  早期使用的手术方法是大脑白质切除。1935年,葡萄牙精神病学家Moniz和神经外科医师Lima合作,施行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切除手术,从而开创了精神外科学,并将该手术命名为Moniz——Lima手术。这种手术令病人冲动攻击行为明显减少,变得温顺,但也给部分患者遗留下不可逆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记忆力、智能下降和人格缺陷等。到50年代初,脑白质切除术几乎完全被废弃。
  1947年,脑立体定向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并成功,这使得精神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大为提高。70年代调查研究,结果半数患者疗效肯定,现代精种外科在精神病治疗中的地位因此得以重获肯定。因为立体定向手术毁损的脑组织直径仅0.5厘天左右,病人可以在不开颅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术后副反应因此而大大减小。随之而进一步发展的X光刀、Y刀,则帮助病人把痛苦和副作用降得越来越低。在各个国家,都有一些医生试图采取切除、射频、 冷冻等手段,去除人脑中不正常的意识。专家们认为精种外科是医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但是,医生们不得不承认,人脑对于当代医学来说还是一个太复杂的人体器官。神经类疾病的生理机制仍在探索,精神外科实际上仍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这往往是引起对精神外科的争议的重要原因。像面对很多疑难医学问题一样,人类正在一边研究人脑,一边改动人脑。神经外科手术被用于癫痫,去掉那扭曲的病痛。还用于一些种类的精神病,去除执念,去除妄想。很难想象,人类会在短时期内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的患者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更难想象,为一些文艺界的著名精神病患者实施精神外科手术—我们应该给蒙克、梵高、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维特根斯坦之类的人物开颅吗?
  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用于规范精神外科手术的法律。这一空白产生的原因是, 包括专业医生在内的人们对此类手术的原理知之甚少,而实际操作的例子也相当罕见。总的来说,人们还是把它当作是有危险的、潜力巨大的、将来时的医学手段。
  下列对“精神外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神外科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技术改变人们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表现。
  B.1935年首创的切除大脑白质的精神外科技术会不可避免地给患者留下不可医治的后遗症。
  C.1947年开始应用的脑立体定向技术大大提高了精神外科手术的精确性。
  D.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精神外科将会成为医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答案」B
  下列对文中“很难想象,人类会在短时期内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的患者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体器官,人类目前还不能完全了解和改动它。
  B.精神外科目前还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人们对精神外科的治疗还存在很大的 争议。
  C.人们是否可以去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活动,尤其是一些名人的精神活动是很难做出价值判断的。
  D.相关法律的缺乏使得精神外科发展缓慢,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手术。
  「答案」D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用外科手术处置人类不正常的大脑,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它具有巨大的潜力。
  B.上世纪70年代对精神外科手术作了调查,有半数患者疗效肯定,这一结果使现代精神外科在精神病治疗中的地位重获肯定。
  C.由于人类一边研究人脑,一边又在改动人脑,而人脑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器官,因此精神外科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争议。
  D.即使是专业医生也对精神外科手术的原理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很少去实际操作,这是精神外科成为“将来时”的唯一原因。
  「答案」B
  二、时 光
冯骥才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一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蛎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刻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威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丁五腊月二十寒夜
  从文中看,北宋天王木雕像保存了哪些“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
  「答案」无名雕工的传神的本领和非凡的才气、阳刚之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
  请分析“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句子的含义:艺术家只有抛弃世俗和虚荣,才能专心致志地进行艺术创作,才有可能创造出不朽的典型,他的艺术生命才有可能达到永恒。
  文中第四至九段是作者在烛光里以北宋天王木雕像为出发点而展开的一系列联想,请你分析烛光里的北宋天王木雕像这一情景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①使作者顿悟,时光的流逝“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②使作者觉醒,时光将“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③既回答了自己,又深化了本文主题。
  怎样理解文中“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这句话?
  「答案」艺术家艺术生命的大小取决于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价值的大小。
  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
  “丁氏穿井”闹出了什么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子夏为什么敢于质疑书上的记载?
  「答案」 明明是丁氏打了井。可以节省一个劳动力,却误传为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因为丁氏传出的“吾穿井得一人”的话过于简捷、有歧义,结果以讹传讹。
  “三豕过河”的记载不合常理,“三豕”“己亥”字形接近。(意思对即可)
  三、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在诗的前两句中,由“酒痕”、“消魂”可以看出,诗人给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具有怎样情感特征的人物形象?
  「答案」 失意落魄,黯然神伤。
  就整首诗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报国无门的满腔悲愤与无奈。
  四、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卓尔不群 出其不意 兵荒马乱 名副其实
  B.毕恭毕敬 垂拱而治 世外桃源 提纲挈领
  C.以逸代劳 改弦更张 盘根错节 锱铢必较
  D.未竟事业 名门望旅 积重难返 座无虚席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过去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B.企业有权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增加生产,提高质量,扩大经营、降低物耗等途径增加职工工资。
  C.实现企业现代化,任重道远,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
  D.不论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混乱,他们总是忍着痛苦,为人民作出贡献。
  「答案」 B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畏葸 参禅 鸠占雀巢 摩肩接踵
  B.寒喧 坎坷 严惩不贷 一愁莫展
  C.伸张 宏伟 鞭辟入里 轻歌曼舞
  D.题纲 参与 功亏一溃 牵强附会
  「答案」C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赡养 涸泽而渔 反聩 哗众取宠
 
  B.简练 人才倍出 作祟 励精图治
 
  C.杀戮 严惩不贷 修葺 罄竹难书
 
  D.整饬 莫衷一是 阔绰 积毁消骨
 
  「答案」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当我看到顾客总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和愉快。
 
  B.最近全行业进行的质量大检查,促进了建立技术管理制度这项工作的开展。
 
  C.这起重大的中学生中毒案件,从始至终牵动着无数大江南北的学生和家长的心。
 
  D.公司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不但实现了第一季度生产计划,而且比去年同期增长10%。
 
  「答案」B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日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日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之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衷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壬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益驷马车。”及子封西平侯。
 
  从文中看,东海孝妇终被杀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母自经死,母女告吏;(2)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3)太守不听,竞杀孝妇。
 
  文中写了“郡中枯旱三年”和“天立大雨,岁丰熟”的对比,你对这样写的作用有何看法?
 
  「答案」突出孝妇的冤情和于公断案公平。

上一篇:2016年云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复习资料
下一篇: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大专本科英语模拟试题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教育导航 | 留言反馈
导航